簡單介紹原子熒光光譜儀AFS的基本原理
原子熒光光譜儀AFS是一種原理簡單、操作簡便的儀器。儀器在應用過程中,用戶仍會遇到一些問題,因此掌握一些有關的基礎知識,對以后的實際工作是有益的。本章將對此進行一些簡單的介紹。
儀器由包裝箱取出后,應放置在牢固的工作臺上,安裝儀器的房間應保持在15~35℃溫度范圍內,濕度不超過75%。儀器不得放置在強光照射的環境中,并避免正對房間內的窗戶,否則將影響儀器測定的準確度及精密度。在儀器抽風筒的上部應安裝有通風櫥,以便將產生的氣體及時排出。
原子熒光光譜儀的工作過程:
樣品經霧化(或氫化)后,進入到霧化室并混合均勻,然后送入石英原子化器火焰中燃燒(或在石英原子化器自行燃燒),溶液中的待測原子在火焰中,由于受到空芯陰極燈所發射出的特定譜線光源的激發,躍遷至高能級,激發態原子去活化時,以光輻射的形式發射出原子熒光,光電倍增管檢測熒光譜線的強度,并將其轉化為電信號。電信號經放大后,送入計算機中進行數據處理,并顯示出金屬元素的結果。
在測定過程中,工作氣體(液化石油氣、壓縮空氣、氬氣)的流量均由流量計來控制。
原子熒光光譜儀AFS的基本原理:
火焰法:
液體樣品經噴霧器霧化后,在霧室中混合均勻,在液化氣火焰中經高溫原子化,受到光源的激發,躍遷至高能級,激發態原子在去活化過程中,以光輻射的形式發射出特征波長的熒光,原子熒光的強度與樣品中被測元素的含量成正比。
氫化物發生法:
將樣品中的被測元素經下列反應轉化為在室溫下為氣體的氫化物。
KBH4+3H2O+H+→H3BO3+K++8H?EHn+H2↑(m可以不等于n)
反應生成的氫化物在霧室中混合均勻,進入特制石英原子化器中,并被原子化受到光源的激發,躍遷至高能級,激發態原子在去活化過程中,以光輻射的形式發射出特征波長的熒光,原子熒光的強度與樣品中被測元素的含量成正比。
原子熒光光譜儀AFS元素汞在冷的條件下可以被激發出,稱之為冷原子熒光。